top of page

建立良好生活環境 有助促進精神健康

黃秀雯博士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(研究)

陳偉智醫生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

精神健康與生活環境的關係密不可分,良好的生活環境對精神健康至為重要。

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居住環境極度擠迫。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阻礙通風及影響空氣質素;公共空間和休憩用地亦嚴重不足,生活環境並不理想。長期居住在不良的生活環境會影響精神健康,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0」結果顯示,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為45.12分,即有近六成市民的精神健康不合格。

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一項「環境與精神健康」研究,於2014至2016年期間成功訪問1,005位16-75歲的香港市民,評估內容包括家居環境、鄰里環境、生活習慣及精神健康等。結果顯示,家居環境(如空氣質素、衞生情況、活動空間)和鄰里環境(如寧靜度、安全感)對精神健康有顯著的影響。居民的精神健康不但與環境結構有關,亦深受鄰舍關係和社區互動的影響。即使家居環境不理想,一個優良的鄰里環境仍有助提升居民的精神健康。

生活環境對精神健康有直接和長遠的影響,我們日常可以多留意自己和周遭環境之連結,多接觸大自然,常做戶外活動,多善用社區設施及增強鄰里關係。城市設計亦應當加強涵蓋促進心理健康的生態環境設計,改善公共和綠色空間,以鼓勵市民與環境的互動,令香港成為更宜居的城市,從而有助促進精神健康。

<刊載於《am730》,2020年12月14日>

bottom of page